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西红柿小说网 >> 重建北宋 >> 0116、测验榆树炮

0116、测验榆树炮 2/2

老天爷给他开了一个大玩笑!

寻找弹头一点儿都不麻烦,因为他仅仅走出去不到三百米就已经看见了弹头,同时告诉他刚才这一炮就是白打了!

原来,炮弹并没有按照他此前设想的顺着山沟笔直向前飞行,而是向右偏出去二十多米,刚好打在一棵大树杆上,距离地面大概六米高。

不过李宪并没有沮丧,这个结果至少说明了三个问题。

第一,四两装药的炮弹射程,肯定远远大于三百米。

第二,弹丸成功飞出去,说明自己设计的这款榆树大炮,至少能够扛住四两装药的炮弹。

第三,铅弹头在大树杆上已经彻底变形,就好像后世的达姆弹,已经变成了一块铅饼,说明撞击力足够大。

现在不能确定的是,目前弹头的落点距离地面六米高,究竟是抛物线的上升阶段,还是下落阶段?

如果弹头没有变形,还能够根据弹孔推测炮弹飞行仰角。现在弹头变成一块饼,把弹孔炸成一塌糊涂,看不出个所以然。

总体说来,第一炮是成功的。一个成功的开头,事情就成功了一半,伟人说话不会错的。

李宪重振精神把榆树大炮扶正,松开铰链打开炮碗,取出弹壳,结果和他的想象一模一样:弹壳的焊缝彻底裂开。

这是预料中的结果,因为李宪的炮弹壳并不是冲压出来的一个整体,而是利用焊锡焊起来的。火药聚爆产生的巨大膨胀压力,加上榆树大炮的弹仓有很大间隙,焊锡肯定不能抵挡。

弹壳虽然焊缝裂开了但并没有报废,回去之后交给锡匠焊接起来,装上火药、卡上弹头,就能够重上战场。

有了第一炮的经验和教训,接下来的两炮基本满足了李宪实验目的。

首先,这一门榆树大炮已经报废。第三炮是八两装药,巨大的膨胀压炸开了弹仓,连外面的三道铁箍都已经崩断。

其次,最成功的实验是第二炮,弹头飞出去一公里左右。这个数据是利用测绳量出来的射程,应该是榆树大炮完好无损状态下的极限射程。

李宪对于榆树大炮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在这个年代,炮弹能够达到一千米开外,超过了最厉害的弩床,应该具有了实战能力。真正值得期待的,就是接下来需要试验的铜炮。”

祁三郎接到命令进来,看见“粉身碎骨”的榆树大炮大惑不解:“公子刚才在干什么,就像天崩地裂一般,连地面都在抖动,可把我们吓坏了。”

李宪没有解释什么,而是指着报废的榆树大炮说道:“把这玩意儿烧掉我们就可以回去了。你们护旗连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按照这个标准砍伐榆树。这是军事机密,不可对外传言。”

有了初步成功的经验,接下来的研制进度当然加快。

榆木大炮本来就是成功的技术,所以李宪没有继续在这上面浪费时间。

确定自己设计的炮弹没有大问题之后,李宪很快就用上次剩下的木头加工了六门大炮,另外装填了一百二十发炮弹,装药量三百克(六两),有效射程八百米,最大杀伤距离一千五百米。

然后从护旗连抽调一个排七十人进入火炮试验场,就用三门榆木大炮组建了第一个炮兵排,开始了操炮训练。

这是李宪来到这个时空之后获得的第一个杀手锏,也算是最大的底牌,所以整个训练过程都在绝密中进行。

为了解决大炮发射过程中的后坐力问题,李宪利用航空母舰的阻拦索原理,发明了炮座、制退轨道、制退索、炮身锁链。

炮座:由炮身、炮架、简易照准器、紧扣件铁链和扣环、轨道轮构成。

制退轨道:铁制双轨,长度两米,是轨道轮的定向滑动控制装置。

轨道轮:就是在在炮座底部安装两根轴承和四个凹槽铁轮,确保大炮在笔直的轨道上前后移动,不会因为后坐力导致发射方位角出变化。

制退索:采用麻绳搓成,并不是要锁紧炮身,而是要保证能够被后坐力拉断,实现削减后座力影响的目的。

炮身锁链:进行最后锁定,防止炮身脱出制退轨道,然后用人力复位进入第二次发射程序。

经过最后计算,这样一门105mm的榆木大炮,战斗全重四百四十斤。一枚炮弹五斤二两,每门大炮半个基数十二发,分两个木箱存放,合计七十斤。

炮兵排刚刚完成三发炮弹的实弹演习,连续两份紧急军情传来,彻底打破了李宪的美梦,所有的发明创造都只能暂时停下来。

喜欢重建北宋请大家收藏:(www.xihongshixiaoshuo.org)重建北宋西红柿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重建北宋最新章节 - 重建北宋全文阅读 - 重建北宋txt下载 - 苕面窝的全部小说 - 重建北宋 西红柿小说网

猜你喜欢: 吞噬星空烂柯棋缘从红月开始农家小福女遮天终宋十方武圣斗罗大陆II绝世唐门我打造了旧日支配者神话他的小仙女